为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,增强德阳文化软实力,加快建设古蜀文化名城,四川省德阳市提出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体系,到2020年该体系初步形成,到2025年基本形成,并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—教育—传习—传承—发展—弘扬的良好机制,通过传统文脉保护与传承,以文化人,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,推进社会文明建设。 ![]() 德阳文庙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,共同追忆先贤,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。(资?#36132;? ![]() 诵读优秀经典,传承传统文脉。(资?#36132;? ![]() 德阳文庙,德阳市传统文化地标之一,是我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?#30446;?#24217;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孔庙。(资?#36132;? 据了解,当前和未来几年,德阳市将重点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、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、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工程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、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、川剧振兴和地方?#38750;?#26354;艺保护传承工程、最美人文古镇(村落)创建工程、武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、中国传统书画传承发展工程、传统节日振兴工程、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工程、工业文化传承创新工程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工程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、德阳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、文化经典诵读工程17个重点工程。 ![]() 首批德阳十大历史名人——清代文学理论家、诗人李调元塑像。德阳历史名人评选,是德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(资?#36132;? ![]() 德阳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,德阳市形成了政府主导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生动?#32622;妗?资?#36132;? ![]() 德阳市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,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。(资?#36132;? 作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,未来,德阳市经信、教育、文广旅游等部门将着力开展全市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,梳理和挖掘工业遗产、工?#24503;?#28216;、工艺美术、工业精神及专业人才等资源。建立德阳工业文化资源库,搭建工业文化信息服务?#25945;ā?#25250;救保护一批工业遗产资源。并开展工业文化进校园、德阳(英才、?#21152;?工匠进课堂等活动,开展多层次工业文化教育、科普活动,发展工?#24503;?#28216;,打造具有鲜明德阳特色的工?#24503;糜尾?#21697;,传承弘扬德阳工业精神。 ![]() 德阳创新发展传统年画产业。“年画进动车”活动,让人们在出行途中感受不一样的旅途风景。(资?#36132;? ![]() 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展演,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活动。(资?#36132;? 此外,《南轩集》《醒园录》《三农纪》等德阳历史名人著作的整理、校点、修护、出版,建设德阳古籍文献资料数据库,推进古籍文创产品开发,结合德阳本土川剧、汉剧、被单戏等特色剧种,扶持建设一批?#38750;?#20256;习基地,建立一支?#38750;?#26354;艺师资?#28216;?#31561;也是德阳市未来重点推进的工作。(四川文明网 图/文 周洁) |